沃领域翻译官方网站
  • 首页
  • 语言解决方案
    同声传译 交替传译 陪同口译 公证翻译 工程翻译 论文翻译 法律翻译 公示语翻译 本地化服务
  •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常见问答
  •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公司资质 团队介绍 合作客户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招贤纳士
|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深度好文 |译者也有认输的时候(上)

作者:小编 更新时间:2023-06-03 点击数:

深度好文 |译者也有认输的时候(上)

发布时间:2020-04-09 浏览:

次



【本文约2000字,阅读时长约4分钟】

这个标题有点丧气,但说的是事实。当然,本文真正的目的是想谈谈可译性问题。





一、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所谓可译性(translatability),是指一种语言文化里的意义被传递到另一种语言文化的程度。这个词还有个“双胞胎”兄弟,叫不可译性(untranslatability)。说它们是双胞胎,是因为这两个概念其实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的。一个句子,一个段落,如果有40%的信息可以被翻译,也就说明它有60%的信息不可译。所以,所谓可译性或不可译性,是对同一个对象从两个方向进行审视,没有实质性差异。个人觉得,这两个词保留一个就够了,没必要给早就术语泛滥的翻译界增加额外负担。

几个世纪以来,思想家们对语言间互译的可能性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翻译从根本上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观点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圣经》中关于巴别塔(the tower of Babel)的传说。另一些思想家则倾向于强调翻译的可能性,因为原语与目的语都反映同一个外部世界,因此双语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性,思维结构存在着同构关系,也就存在着可译性。但是这种同构关系是相对的,可译性也是相对的。


《圣经》中的巴别塔,又译“通天塔”

无论持何种立场,存在了几千年的大量翻译实践都证明了翻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过分强调语言文化中不可译的成分显然不合适,也没有意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视翻译中那些不可逾越的鸿沟。毕竟困难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起码要挑出几条来,让那些以为译者就该无所不能的人看看,如果他们因此能洒下几滴(假装)同情的眼泪,也算是对一线译者的一种安慰,或者算是译者无能为力时的一种自辩。

进入正题。

从翻译现状来看,可译的是大多数,不可译的是少数派,所以下面以不可译性为对象(再强调一遍,可译性也好,不可译性也罢,都是一样一样的),谈谈为什么会出现不可译现象。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翻译理论家都进行过探讨,比较有名的包括尤金・奈达、乔治・斯坦纳和卡特・福德等人。卡特・福德将不可译性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分为语言不可译性(linguistic untranslatability)和文化不可译性(cultural untranslatability)。




二、语言不可译性





语言上的不可译性主要体现在语音、字形及语言修辞等方面。不同语言(尤其是分属不同语系的语言)有自己独特的发音、拼写或造字规律,这种独特性在具体词句中经过巧妙的运用(特别是双关类的文字游戏),就成了翻译中的绊脚石。

从词汇角度看,不同语言里的词汇意义刚好一一对应的情况很难出现(某些专有名词除外),因为不管哪种语言,一词多义都是常见现象。假设甲语言里某个词有三个义项,要在乙语言里找到一个词,使它跟甲词的三个义项完全对应,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同语言词汇之间最常见的是语义交叉对应,或者叫部分对应。比如英语的“book”和汉语的“书”,作为名词,它们基本是对等的(其实仍然不完全对等,简化起见,算它们对等吧),但是“book”和“书”作为动词时,意义和用法就大相径庭了。双关这种修辞法恰恰利用了语意的多重性,从而使得它的翻译异常艰难。

下面是一个曾经在微信朋友圈疯传的一个例子。

“

来到杨过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小龙女动情地说:“我也想过过过过过的生活。”

引号中的五个“过”因为词性和停顿位置的不同,可以有四五种不同的解读,要翻译成英语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这种情况并非汉语独有,英语里面也有类似的例子:

If one doctor doctors another doctor, does the doctor who doctors the doctor doctor the doctor the way the doctor he is doctoring doctors? Or does the doctor doctor the way the doctor who doctors doctors?

怎么样?是不是已经被“doctor”们绕晕了?

再来看一个让人晕得找不到北的例子:

“

羿裔熠,邑彝,义医,艺诣。熠姨遗一裔伊,伊仪迤,衣旖,异奕矣。熠意伊矣,易衣以贻伊,伊遗衣,衣异衣以意异熠,熠抑矣。伊驿邑,弋一翳,弈毅。毅仪奕,诣弈,衣异,意逸。毅诣伊,益伊,伊怡,已臆毅矣,毅亦怡伊。翌,伊亦弈毅。毅以蜴贻伊,伊亦贻衣以毅。伊疫,呓毅,癔异矣,倚椅咿咿,毅亦咿咿。毅诣熠,意以熠,议熠医伊,熠懿毅,意役毅逸。毅以熠宜伊,翼逸。熠驿邑以医伊,疑伊胰痍,以蚁医伊,伊遗异,溢,伊咦。熠移伊,刈薏以医,伊益矣。伊忆毅,亦呓毅矣,熠意伊毅已逸,熠意役伊。伊异,噫,缢。熠癔,亦缢。

这是一篇同音文,通篇只有一个读音,却能明白无误地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要想把这篇短文翻译成英文,并且保留其最大特点(全篇只有一个读音),基本是天方夜谭。

从修辞角度看,语言使用的差异造成的鸿沟往往也是难以逾越的。比如汉语中的回文,“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等等。这种句子从前往后读和从后往前读完全一样,声音和意义都没有变化。当然,英语中也有类似的文字游戏,叫“百灵钟”(palindrome),比如“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拿破仑对俄战争失败后被放逐“Elba”岛,这是有人假托拿破仑自嘲的句子。它顺着读或倒过来读同样没有变化,跟前面汉语的例子异曲同工。很多人都尝试着将它译成中文,到目前为止,最成功的译法是“落败孤岛孤败落”,不管是形式还是意义,都与原文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上一篇:深度好文  |译者也有认输的时候(下)
    下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9363.1-2003...
加入收藏
上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9363.1-2003
下一篇:深度好文 |译者也有认输的时候(下)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母校的英文是什么?千万别说是mother school!
  • 一些我们常见的生活用语,到底应该怎么回答?
  • 深度好文 |译者也有认输的时候(上)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9363.1-2003
  • 深度好文 |译者也有认输的时候(下)
  • GMP审计口译——揭秘口译员的破壁之道

资源推荐

  • 新西兰签证翻译资质只认NAATI证书?
  • “沃”在欧盟企业与江苏省政府政策交流会上显身手
  • 沃领域翻译同传服务助力2021第九届世界雷达博览会
  • 沃领域同传服务助力第三届玄武国际创新资源对接会圆满成功
  • 沃领域翻译赞助南大外院研会联谊活动
  • 沃领域同传服务助力第二届“健康中国”发展大会暨中医药产教融合
  • 官方微信
  • 咨询热线
    座机4006969469
    手机13813906747
  • 返回顶部

诚招全国加盟代理

沃领域翻译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
已经成为中国翻译领域的知名品牌
先进的翻译管理系统
耐心细致的服务经验
确保您在全国各地复制我们的成功模式
欢迎来电咨询加盟事宜
欢迎来电咨询 13813906747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南京市新街口天安国际11楼1106室

4006969469

4006969469@b.qq.com

4006969469

售前咨询(企业):
18013999563(绳经理)

售前咨询(个人):
18013999636(语如)

营业时间

我司按照国家规定节假日上班,特殊项目可提供7×24小时服务,精诚为您服务!

紧急联系方式:13813906747(商务合作)

一对一服务 沃领域公众号

© 2022-2032 版权归南京领域翻译有限公司所有

苏ICP备08111928号-3